品牌故事 沿革與理念 獲獎紀錄 專利與品質政策 相關影片分享 |
品牌故事 About AgriTalk
我要如何解決臺灣面臨的農業困境與問題?一直是農譯 AgriTalk 創辦人陳文亮教授不斷思考的問題。
陳文亮教授為雲林農家子弟,分享孩提時代的記憶:「小時候看見父親噴灑農藥以後,人忽然就倒下了;幸好最後有被救回來,但那段記憶一直深植在我的腦海。」臺灣多數農業鄉鎮所面臨的,包括人口外流、高齡化農夫、產量不均等,傳統農夫為了要維持農作物產量,並避免農損,多半選擇大規模噴灑農藥;不僅如此,務農人口老齡化問題,造成農忙時缺工嚴重,最後導致許多優良的農業知識與技術無法傳承。
目前臺灣的農業除了缺乏智慧化的耕種技術外,還有嚴重的食安問題,包括因病蟲害造成過度使用農藥與土壤重金屬超標,以及因地球暖化氣候變遷造成水資源不足;因此,農譯 AgriTalk 秉持的經營理念,凡事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不是僅將科技導入農耕,而是用心觀察我們的農業到底存在哪些痛點,如何運用科技與人工智慧,來改善農民所處的困境,讓農民能與環境共榮共好。
農譯 AgriTalk 智慧農業科技存在目的並非要超越「專業」,而是要讓「專業」能永續保存,讓「非專業農民」也能種出與「專業農民」一樣好的農產品,最終願景是鼓勵青年返鄉,共同解決臺灣農業缺工與老年長照的問題。
農譯 AgriTalk 藉由高端 5G 物聯網與 AI 技術,結合獨家生物科技專業,協助農民產出高品質、無農藥、無重金屬、無毒素的農產品,並開發出各種有益人體的保健食品,希望能讓消費者真正吃的更安心,吃了更健康,這也是農譯始終堅持的企業社會責任目標。
沿革與理念 AgriTalk History
農譯 AgriTalk 股份有限公司為由科技部價創計劃培育 spin-off 而成的新智慧農業科技公司。核心團隊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友及師生共同創業,其中公司技術成員為跨領域團隊結合資訊工程及生物科技學院之技術研發能量,開發無毒農業科技產品及服務。
以訴求提供社會無毒健康農產品與環境友善為宗旨,農譯 AgriTalk 以新一代農業設計師的角度,透過導入全面性農業 AI 智慧科技管理系統,確保產品生產可溯源,建立完善且符合 GACP 規範的生產模式。透過簡化農業科技的門檻,突破現今農業人力短缺問題,創造新一代務農環境,在台灣紮實生根,走向國外市場,成為新農業科技與無毒農產品生產端的楷模。
獲獎紀錄 AgriTalk Awards
2022
2020
交大團隊 IoTtalk 團隊榮獲 2020 年度兩項 “國家新創獎” – 分別為:創新防疫科技類、農業與食品生技類 。其獲獎項目為:「組合式電晶片平台之 COVID-19 防疫檢測系統應用」及「AIoT 科技農業 3P: Predictable (預測)、Preventive (預防)、Precise (精準) 從監控、預測至無毒製劑投放決策」。展現了 IoTtalk 在醫學檢測領域及科技農業成功的應用,將 IoT 聯網時代做出貢獻,展示了前衛及實用的科技技術。
交大 AgriTalk 團隊之科技農業監控設備獲頒國內首座由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 (TTC) 所驗證辦法的物聯網系統層級資安防護 S-IoT 標章,證明本團隊的農業監控設備可提供客戶安全有效的農業 AI 管理系統,並於頒獎典禮上進行 AgriTalk 農業監控設備的展示。
交大 AgriTalk 團隊參加了於台北圓山花博舉辦的 Meet Taipei 2020 展覽,主要於 “中華電信 5G 加速器” 展區呈現科技農業及 5G 結合的未來應用趨勢,在高速及大資料資訊處理的時代,農譯 AgriTalk 團隊提供升級版農業 5G AIoT 科技。
2019
2017
2016
專利與品質政策 Patent & Quality Policy
本公司秉持政策和有限的資源下,透過全員的參與,不斷改善、提昇工作方法、管理技能
使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品質皆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故針對品質政策說明如下:
相關影片分享 About AgriTalk